粵港澳大灣區再譜學術華章:IDSAC 2025成功舉辦,共繪智能科技新圖景

2025年物聯網、數據科學與先進計算國際學術會議(IDSAC 2025)7月12日在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完美收官。本次會議由廣東省計算機學會指導,珠海市計算機學會、澳門科技文化交流協會主辦,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承辦,澳門電腦學會、澳門科技大學、澳門理工大學、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、中山大學珠海校區、廣東工業大學、廣州大學、南方科技大學、北師香港浸會大學、廣東技術師範大學、華南師範大學協辦,來自海內外百名專家學者與產業代表齊聚一堂,共同探討人工智能、物聯網與數據科學的前沿技術突破與產業應用。

開幕式上,珠海市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李大琳、澳門電腦學會溫錦明會長、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計算機工程技術學院(人工智能學院)副院長張軍分别致辭,廣東工業大學劉暢教授擔任主持。會議期間,澳門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正式宣告成立,並在與會專家的見證下,與珠海市計算機學會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合作協議。

大會聚焦人工智能算法、物聯網技術、信號與圖像處理、信息教育技術等前沿領域,多位知名學者帶來了精彩紛呈的主旨報告。北京師範大學(珠海)賈維嘉教授系統闡述了”LLM-Edges AI協同調度機制與應用”,提出了一種創新的邊緣計算架構,可實現AI模型的高效分布式部署;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黃靜教授在”DeepSeek智啟未來:AI工具重塑創新思維範式”報告中,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工具如何重構科研與創新方法論;廣東工業大學劉暢教授分享了”車載邊緣系統中緩存、通信與計算資源的協同管理”研究成果,其創新方案可顯著提升智能交通系統的響應效率;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楊忠明教授以”人機協同共生進化-AI賦能職業教育的創變與實踐”為題,展示了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案例;華南理工大學陳敏教授則針對當前研究熱點,詳細剖析了”大語言模型(LLM)微調:機遇與挑戰”,為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。每場報告結束後,與會專家學者都展開了熱烈討論,現場學術氛圍濃厚,思想的火花不斷碰撞。會議現場還設置了精彩紛呈的口頭報告和海報展示環節,為大會增添了濃厚的學術交流氛圍。

滚动至顶部